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引发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乳突炎、脑膜炎、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该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耳流脓、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1、鼓膜穿孔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导致鼓膜穿孔。鼓膜穿孔通常由中耳内脓液积聚、压力增高引起,表现为耳痛突然减轻、耳道流出脓性分泌物。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多数穿孔可自行愈合,较大穿孔可能需手术修补。
2、听力下降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引起传导性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多因鼓膜穿孔或听骨链受损导致,表现为耳闷、耳鸣、言语辨识困难。治疗需控制感染后评估听力,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严重者需行鼓室成形术恢复听力。
3、乳突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扩散引发乳突炎。乳突炎多因感染未及时控制导致,表现为耳后红肿压痛、高热、头痛。治疗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生素,若形成脓肿需手术引流。
4、脑膜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继发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多因感染经颅骨缝隙侵入颅内引起,表现为剧烈头痛、颈强直、意识障碍。治疗需紧急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并联合神经外科干预。
5、面神经麻痹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累及面神经导致麻痹。面神经麻痹多因炎症直接侵袭或压迫神经引起,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口角歪斜、闭眼困难。治疗需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行面神经减压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增强免疫力。出现耳痛加重、持续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听力及鼓膜恢复情况,防止并发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