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是脑实质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病情较轻可治愈,部分重症患者可能遗留后遗症。脑炎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需根据病因采取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治疗。
病毒感染是脑炎最常见的原因,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可直接侵犯脑组织。患者可能出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严重时伴随抽搐或昏迷。临床常用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细菌性脑炎多由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引起,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抗生素治疗。
自身免疫性脑炎与抗体攻击脑神经元有关,患者常见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等可调节免疫反应。重症脑炎可能出现脑水肿、癫痫持续状态等危急情况,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持续脑电监测等生命支持治疗。
脑炎预后与病原体类型、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多数病毒性脑炎经及时治疗可在2-4周恢复,但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死率较高。部分患者康复后可能出现认知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需长期进行高压氧、针灸等康复训练。建议出现持续头痛伴发热时立即就医,确诊后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恢复期保持充足睡眠并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