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里面干疼有结血痂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外力刺激、使用药物、治疗原发病、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鼻腔干燥结痂可能与空气干燥、挖鼻习惯、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
1、保持鼻腔湿润
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或温盐水冲洗鼻腔,每日重复进行3-5次,有助于软化血痂并清洁鼻腔。室内放置加湿器维持湿度在4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黏膜。可涂抹少量医用凡士林或红霉素软膏于鼻腔前部,但禁止深入鼻腔以免误吸。
2、避免外力刺激
纠正挖鼻、用力擤鼻等习惯动作,减少棉签等物品对鼻腔的机械摩擦。擤鼻时需单侧交替轻柔操作,防止压力过大导致黏膜损伤。过敏性鼻炎患者需佩戴口罩隔绝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
3、使用药物
黏膜修复类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促进创面愈合,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能预防继发感染。萎缩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改善干燥症状。禁用含麻黄碱的减充血剂,以免加重黏膜缺血。
4、治疗原发病
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患者需规范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真菌性鼻窦炎需配合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抗真菌治疗。伴随严重鼻塞者可短期应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改善通气,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5、手术治疗
鼻中隔严重偏曲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解除结构性压迫,顽固性鼻出血可通过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封闭出血点。对药物治疗无效的萎缩性鼻炎可考虑鼻腔黏骨膜下填充术扩大鼻腔容积。
日常需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增加猕猴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有助于维持黏膜完整性。冬季外出时可佩戴纱布口罩保暖保湿。若血痂反复形成伴随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或出血量较大时,应及时至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检查,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疾病。鼻腔冲洗时注意使用灭菌生理盐水,避免生水中的病原体引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