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涩可通过热敷、人工泪液、调整用眼习惯、增加环境湿度、补充营养素、按摩眼周、适度运动等方式缓解。眼睛干涩通常由长时间用眼、环境干燥、维生素缺乏、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症等因素引起。
1.热敷
使用40-45℃温热毛巾敷眼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可促进睑板腺油脂分泌。热敷能改善泪膜稳定性,对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尤为有效。热敷后配合轻柔按摩上下眼睑效果更佳,但需注意避免高温烫伤。
2.人工泪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可暂时补充泪液。人工泪液适用于各种类型干眼症,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剂型可减少刺激。使用频率根据症状调整,严重时每1-2小时滴1次,症状缓解后逐渐减少次数。
3.调整用眼习惯
每用眼20分钟远眺6米外20秒,保持屏幕低于眼睛水平线10-15厘米。减少连续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夜间开启设备护眼模式。有意识增加眨眼频率至每分钟15-20次,完整眨眼动作有助于泪液均匀分布。
4.增加环境湿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空调直吹面部。在干燥环境中佩戴湿房镜或防护眼镜,减少泪液蒸发。冬季暖气房可放置水盆或绿植增加空气湿度,外出遇大风天气建议佩戴挡风眼镜。
5.补充营养素
每日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深色蔬菜,补充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临床研究显示每日1000mg亚麻籽油可改善干眼症状。同时保证足量饮水,避免高盐高糖饮食影响泪液渗透压。
6.按摩眼周
用指腹从内向外轻揉上眼眶、下眼眶各10圈,重点按压睛明、攒竹等穴位。按摩可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相关的干涩感。配合眼保健操效果更好,但急性结膜炎等炎症期间禁止按摩。
7.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运动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增强泪腺分泌功能。瑜伽中的眼球转动训练也有助于缓解眼肌紧张,但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跳跃动作。
长期眼睛干涩需排查干眼症、结膜炎等疾病,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含血管收缩剂的眼药水。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隐形眼镜佩戴时长。烹饪时使用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刺激,阅读时保持300-500勒克斯光照度。若出现持续眼红、畏光、视力波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