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规律作息、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等方式实现。血糖升高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原因有关。
1、调整饮食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降低血糖,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延缓糖分吸收,如西蓝花、菠菜、豆类等蔬菜。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甜点、油炸食品,减少精制糖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避免暴饮暴食。适量饮水可促进代谢,帮助维持血糖平衡。
2、增加运动
规律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抗阻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可增加肌肉量,帮助更好地利用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避免低血糖发生。久坐不动的人群应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血糖波动。
3、规律作息
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正常血糖代谢。熬夜会导致皮质醇升高,影响胰岛素作用。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避免昼夜颠倒。午间适当休息可缓解压力对血糖的影响。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减少夜间血糖波动。
4、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可及时发现异常。记录血糖变化趋势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家用血糖仪使用前需校准,采血时注意消毒避免感染。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检测并处理。就医时携带血糖记录供医生参考。
5、遵医嘱用药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查调整方案。胰岛素注射需掌握正确方法,轮换注射部位。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低血糖等。合并其他疾病时需告知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维持健康体重对控制血糖至关重要,超重者每减轻5%体重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吸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管理压力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并发症,糖尿病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建立支持系统,家人参与有助于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出现持续高血糖或低血糖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