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易患人群主要有长期高脂饮食者、缺乏运动者、肥胖人群、有家族遗传史者。高血脂可能与代谢异常、不良生活习惯、基因缺陷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
1、长期高脂饮食者
长期摄入过多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会加重肝脏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负担。这类人群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容易升高,同时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可能降低。日常需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缺乏运动者
久坐不动会导致能量消耗不足,过剩的葡萄糖在肝脏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规律运动能增强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3、肥胖人群
腹部脂肪堆积会分泌大量游离脂肪酸,直接进入门静脉影响肝脏脂质代谢。内脏脂肪过多还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引发载脂蛋白合成紊乱。体重指数超过28或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时需警惕。
4、有家族遗传史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导致胆固醇清除障碍。这类患者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黄色瘤或角膜弓,需要定期检测载脂蛋白B水平。继发性高血脂还可能由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
预防高血脂需建立低盐低糖的饮食结构,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5-30克。增加燕麦、豆制品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有助于胆固醇排泄。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一次血脂四项,出现视力模糊、心绞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药物,并保持适度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