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胃肠道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肠镜检查、腹部超声、钡餐造影和粪便潜血试验等。根据症状和病情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将带有摄像头的细长软管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直接观察黏膜病变的检查前需空腹,可能引起短暂恶心或咽喉不适。胃镜能发现胃炎、胃溃疡、早期胃癌等疾病,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止血治疗。检查后两小时内避免进食,防止误吸。
2、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通过肛门插入内窥镜观察结肠和直肠,需提前清洁肠道。适用于排查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等病变,检查中可能伴随腹胀或轻微疼痛。发现息肉时可立即切除,降低癌变风险。术后需观察是否有出血或剧烈腹痛。
3、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利用声波成像评估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结构,无辐射且操作简便。能检测胆囊结石、胰腺囊肿等病变,但对胃肠空腔器官显示有限。检查前需禁食减少肠道气体干扰,适合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筛查。
4、钡餐造影
钡餐造影通过口服硫酸钡剂后在X光下显影,观察食管、胃和小肠形态。可诊断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狭窄或瘘管,但无法进行活检。检查后需大量饮水促进钡剂排出,便秘者慎用。逐渐被内镜检查替代,仍用于特定情况评估。
5、粪便潜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筛查消化道出血,分为化学法和免疫法。免疫法特异性更高,能发现结肠息肉或肿瘤的早期出血。检查前需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及某些药物干扰结果。阳性者需进一步进行肠镜确诊。
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膳食纤维维持肠道功能。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检查前后需严格遵循医嘱准备,不同检查方式可互补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