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避免过度清洗、选择透气内裤、合理使用卫生用品、调整饮食等方式护理。阴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
1、保持会阴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洗液。清洗时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阴道。清洗后保持干燥,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过度清洗会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反而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每日清洗1-2次,经期可适当增加清洗频率。
2、避免过度清洗
阴道具有自洁功能,频繁使用洗液会破坏正常菌群。乳酸杆菌是维持阴道健康的重要菌群,过度清洗会导致其数量减少。阴道pH值升高后,致病菌更容易繁殖。日常护理只需用清水冲洗外阴,无须进行阴道内冲洗。出现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冲洗。
3、选择透气内裤
纯棉内裤透气性好,有助于保持会阴部干燥。避免穿着过紧的化纤内裤,这类材质不透气易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内裤应每日更换,清洗后在阳光下晾晒杀菌。经期可使用透气性好的卫生巾,2-3小时更换一次。运动后应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内裤。
4、合理使用卫生用品
卫生护垫不宜长期使用,可能造成会阴部闷热潮湿。选择无香型卫生巾,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月经杯等内置式卫生用品要注意严格消毒。使用卫生棉条时,每4-6小时需要更换。绝经后女性可使用阴道保湿剂,改善阴道干燥症状。
5、调整饮食
适量摄入含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维持阴道菌群平衡。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多喝水有助于代谢废物排出,维持泌尿系统健康。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发病期间应避免。
阴道炎患者应避免盆浴和游泳,防止交叉感染。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出现外阴瘙痒、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避免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伴侣如有症状应同时治疗,防止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