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不到过敏源仍可能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不完全依赖过敏源检测结果,临床病史和典型症状是重要依据。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出现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接触过敏源后加重,脱离过敏源后缓解。过敏源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但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过敏源种类繁多,现有检测手段无法覆盖全部潜在过敏源。检测时患者可能处于非发作期,导致假阴性结果。部分患者对低浓度过敏源敏感,常规检测难以捕捉。检测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出现技术性假阴性。
少数情况下,非过敏性鼻炎可能表现出类似症状。血管运动性鼻炎与环境温度变化有关,症状与过敏源暴露无关。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以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过敏源检测阴性。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表现为持续性鼻塞。激素水平变化可能诱发妊娠期鼻炎或月经期鼻炎。感染后鼻炎通常伴随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建议记录症状发作时间、环境和持续时间,帮助医生判断。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接触。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接触花粉等室外过敏源。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临床表现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长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防止药物性鼻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