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打呼噜确实存在关联,打呼噜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表现,而该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压和打呼噜的关系主要涉及夜间低氧血症、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等机制。
打呼噜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会导致呼吸暂停,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机体为应对缺氧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长期如此会引发血压升高。夜间频繁的缺氧和微觉醒还会干扰睡眠结构,导致白天嗜睡和疲劳,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部分患者因长期夜间缺氧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这也是高血压难以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没有典型打呼噜症状,但存在上气道阻力增加的情况。这类患者在睡眠时虽然未达到呼吸暂停标准,但呼吸费力仍会导致胸腔内负压增大,同样可能引起血压波动。部分患者而言,打呼噜可能是高血压的唯一外在表现,特别是那些体型偏胖、颈围较大的人群更需警惕。某些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可能加重上气道肌肉松弛,间接影响打呼噜程度。
建议存在打呼噜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明确是否存在睡眠呼吸障碍。日常生活中应控制体重、避免仰卧位睡眠、戒烟限酒。对于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既可改善打呼噜,也有助于血压控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调整降压方案,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