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膀胱下垂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会阴部坠胀感、压力性尿失禁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膀胱下垂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多次分娩、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合并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
1、尿频
膀胱下垂会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刺激膀胱壁神经引发尿频。患者可能每小时需排尿多次,夜间起夜频繁,但每次尿量较少。这种情况与膀胱无法有效储存尿液有关,可能伴随尿急感。长期尿频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需通过盆底肌训练改善。
2、排尿困难
膀胱颈位置下移可能造成尿道弯曲,导致排尿时需用力或尿流变细。部分患者需改变体位才能排空膀胱,严重时出现排尿中断。这种情况与盆底支持结构薄弱有关,可能合并残余尿量增加,增加尿路感染风险。生物反馈治疗或手术修复可缓解症状。
3、会阴坠胀
膀胱下垂会牵拉盆底组织产生会阴部沉重感或异物感,久站后加重。患者可能自觉有肿物压迫感,平卧时减轻。这种症状与膀胱向阴道前壁膨出有关,可能伴随性交不适。使用子宫托或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缓解下坠感。
4、压力性尿失禁
咳嗽、打喷嚏或跳跃时可能出现不自主漏尿,与盆底肌控尿能力下降有关。膀胱颈支撑不足导致腹压增高时尿道闭合不全。轻症可通过行为训练改善,中重度需考虑无张力尿道悬吊术等治疗。长期尿失禁可能引发会阴皮肤刺激。
5、下腹不适
膀胱下垂可能引起下腹隐痛或坠痛,尤其在膀胱充盈时明显。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与膀胱韧带牵拉有关。慢性疼痛提示可能合并盆腔器官粘连,需排除其他妇科疾病。热敷和避免提重物可减轻不适感。
建议女性避免长期便秘或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出现明显排尿障碍或疼痛时需及时就医,通过盆底超声或尿动力学检查评估程度。轻度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改善,重度脱垂需考虑盆底重建手术,术后需定期随访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