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及输尿管结石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腹腔镜取石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结石形成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该手术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击碎结石,无需切口,术后结石碎片随尿液排出。治疗前需评估结石位置、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短期反应,需配合药物排石治疗。
2、输尿管镜碎石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或体外碎石失败的病例。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粉碎结石。手术可同时处理合并的输尿管狭窄,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可能出现输尿管穿孔、感染等并发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经皮肾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皮肤至肾集合系统的通道,通过肾镜粉碎并取出结石。该手术对复杂结石清除率高,但可能引起出血、胸膜损伤等风险,术后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及引流液情况。
4、腹腔镜取石术
腹腔镜取石术适用于合并解剖异常的结石或多次微创手术失败者。通过腹腔镜直接切开输尿管或肾盂取出结石,可同期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病变。手术创伤小于开放手术,但需全身麻醉,术后需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及引流管。
5、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目前仅用于合并严重畸形、肿瘤或多次微创治疗无效的复杂病例。包括肾盂切开取石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等术式,手术创伤较大且恢复期长。随着微创技术发展,开放手术应用已显著减少,仅作为保留肾功能或处理并发症的最终选择。
术后应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以促进残石排出,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饮食,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或CT。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草酸钙结石患者需减少菠菜、坚果摄入,尿酸结石患者需碱化尿液。术后1个月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双J管移位,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血尿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