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脓性鼻涕和面部疼痛;过敏性鼻炎则由过敏原触发,以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和鼻痒为特征。
鼻窦炎多继发于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炎症累及鼻窦黏膜导致充血肿胀和分泌物滞留。典型症状包括单侧或双侧鼻塞、黄绿色脓涕、嗅觉减退,可能伴随额部或面颊部胀痛。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慢性期以持续性鼻塞和头闷胀感为主。治疗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配合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严重鼻窦阻塞可能需要鼻窦穿刺引流。
过敏性鼻炎属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常见过敏原有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典型表现为突发性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内奇痒,部分患者伴眼痒和结膜充血。症状具有季节性或环境相关性,鼻黏膜检查呈苍白色水肿。治疗以避开过敏原为基础,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鼻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中重度患者可考虑脱敏治疗。两者可能合并存在,过敏性鼻炎患者继发细菌感染时会转为混合性鼻炎鼻窦炎。
日常需保持室内清洁通风,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并使用防螨罩。鼻窦炎患者可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用力擤鼻。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需及时就医,两类疾病均需规范治疗以防诱发哮喘、鼻息肉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