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常见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墨菲征阳性。急性胆囊炎是胆囊壁的急性炎症,多由胆囊管梗阻或细菌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
1、右上腹疼痛
急性胆囊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胛部或背部放射。疼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伴随胆囊区压痛和腹肌紧张。这种疼痛与胆囊壁炎症刺激和胆囊内压力升高有关,严重时可导致胆囊穿孔。
2、恶心呕吐
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由于胆囊炎症刺激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致。持续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液治疗。
3、发热
急性胆囊炎患者常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发热超过39℃可能提示胆囊化脓或坏疽。发热是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反应,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4、黄疸
约2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黄疸与胆总管受压或合并胆总管结石有关,导致胆汁排泄受阻。黄疸程度与胆道梗阻程度相关,严重时可出现尿色加深和粪便颜色变浅。
5、墨菲征阳性
墨菲征是急性胆囊炎的特征性体征,表现为深吸气时因胆囊触及检查者的手而突然停止呼吸。这是由于发炎的胆囊随呼吸移动时触及腹壁引起疼痛所致。墨菲征阳性对急性胆囊炎有较高诊断价值。
急性胆囊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禁食油腻食物,可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压,保持大便通畅。如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恢复期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控制脂肪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