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隐痛、腹胀、嗳气、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胃黏膜萎缩和腺体减少。
1、上腹隐痛
上腹隐痛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症状,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上腹部,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疼痛可能与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氢氧化铝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症状。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规律进食。
2、腹胀
腹胀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感,可能伴随早饱现象。胃黏膜萎缩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食物排空延迟是主要原因。患者可尝试少食多餐,减少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
3、嗳气
嗳气是胃内气体通过食管反流至口腔的表现,常与胃动力障碍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因胃泌素分泌减少,可能加重嗳气症状。建议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碳酸饮料。必要时可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4、食欲减退
胃黏膜萎缩导致内因子分泌减少,可能影响食欲中枢调节。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乏力。患者可适量食用山楂、陈皮等开胃食物,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或口服甲钴胺片。
5、体重下降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是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疲劳等并发症。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羹,配合复合维生素B片、蛋白粉等营养补充剂。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水平。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每日可分5-6餐少量多餐,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炖。戒烟限酒,减少腌制、熏烤食品摄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胃镜复查,监测胃黏膜变化情况。若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