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可通过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基因检测、视频脑电图监测等六项检查明确病因。癫痫可能与遗传、脑损伤、代谢异常、感染、肿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1、脑电图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核心检查,通过记录脑电活动捕捉异常放电信号。常规脑电图可发现发作间期痫样波,动态脑电图能延长监测时间提高检出率。典型表现为棘波、尖波或棘慢复合波,局灶性异常提示病灶位置,全面性异常可能与遗传相关。检查前应避免服用镇静药物,保持头皮清洁。
2、头颅磁共振成像
头颅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脑结构异常,如海马硬化、皮质发育不良、脑肿瘤或脑血管畸形。3.0T高场强MRI可发现微小病灶,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发作后改变敏感。检查需去除金属物品,幽闭恐惧症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MRI发现的病灶可能成为手术切除目标。
3、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及毒物筛查,可排除低钙血症、低血糖、尿毒症等代谢性病因。血药浓度监测能评估抗癫痫药物疗效,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某些遗传性癫痫综合征。采血前需空腹8小时,服用抗凝药物者应提前咨询医生。
4、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标本,用于排查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等炎症性病因。检测项目包括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寡克隆带及特异性抗体。典型异常表现为白细胞增多或蛋白升高,病毒PCR检测可明确病原体。术后需去枕平卧6小时预防低颅压头痛。
5、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可识别SCN1A、CDKL5等癫痫相关基因突变,对婴幼儿癫痫性脑病、Dravet综合征等有诊断价值。全外显子组测序能发现新发突变,家系验证可明确遗传模式。检测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表型解读。
6、视频脑电图监测
视频脑电图同步记录脑电与临床表现,能鉴别癫痫发作与非癫痫性事件。长程监测可捕捉习惯性发作,发作期脑电模式有助于定位致痫灶。检查期间需减少活动范围,诱发试验可能采用闪光刺激或过度换气。监测到3次以上典型发作即可满足术前评估需求。
癫痫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闪光刺激等诱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剧烈运动需有人陪同。定期复查脑电图和血药浓度,发作时记录持续时间与表现特征。所有检查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检查结果应由神经科医生综合评估,不可自行解读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