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癌不用治,越治越“短命”?提醒:别再在上面白花冤枉钱了

发布于 2025/07/10 17:02

听到"癌症"两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必须马上治疗"。但你知道吗?有些癌症类型过度治疗反而可能缩短寿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代医学界越来越重视的"低风险癌症"概念。

一、哪些癌症可能不需要立即治疗?

1、低风险前列.腺癌

50岁以上男性体检时,约30%会发现前列.腺癌变。但其中80%属于生长极其缓慢的类型。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对预期寿命超过10年的低风险患者,主动监测比立即手术更有利。

2、微小甲状腺癌

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0年生存率超过99%。有研究发现,对这类患者采取"观察等待"策略,5年内仅3.8%需要后续治疗。

3、部分早期乳腺癌

某些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导管原位癌,通过内分泌治疗配合定期复查,效果与手术相当。过度治疗反而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二、为什么过度治疗反而有害?

1、治疗本身的风险

手术可能造成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癌),甲状腺切除需终身服药,放疗可能损伤周围组织。这些副作用对低风险患者得不偿失。

2、心理负担加重

频繁就医检查、治疗副作用会持续提醒患者"我是病人",这种心理暗示反而影响免疫系统。

3、医疗资源浪费

外国每年在前列.腺癌过度治疗上浪费超10亿美元。这些资源本可用于真正需要的患者。

三、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1、专业评估是关键

需要结合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生长速度、患者年龄等因素。多学科会诊(MDT)模式能提供更全面建议。

2、动态监测方案

主动监测不等于放任不管。低风险前列.腺癌需每6个月PSA检测+年度活检,甲状腺癌要定期超声检查。

3、患者意愿很重要

对疾病认知程度、心理承受能力都应纳入考量。有些患者宁愿接受轻微过度治疗换取安心。

四、这些情况必须及时就医

1、症状明显变化

如前列.腺癌出现骨痛、甲状腺癌淋巴结肿大、乳腺癌皮肤改变等,提示可能进展。

2、监测指标异常

PSA值翻倍时间短于3年,甲状腺结节增长超过3mm/年,都需要重新评估。

3、病理类型升级

活检发现高级别病变,或基因检测显示高风险特征,应及时调整方案。

癌症治疗正在从"一刀切"走向精准医疗时代。记住一个原则: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观察时要沉住气。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而不是最激进的治疗,这才是现代抗癌智慧。下次体检报告出现异常时,先别慌,找专业医生好好聊聊你的"最佳选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