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孔可能会颅内感染?医生劝告:上了年纪,鼻子“4禁忌”牢记

发布于 2025/07/13 13:16

挖鼻孔这个看似无害的小动作,可能暗藏健康隐患。最近有研究发现,不当的鼻腔清洁方式确实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鼻腔黏膜变得更脆弱,更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一、为什么挖鼻孔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1、特殊的解剖结构

鼻腔通过筛骨与颅腔相连,这个区域骨质薄如蝉翼。过度用力挖鼻孔可能导致黏膜损伤,细菌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甚至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2、手上的细菌威胁

手指携带大量细菌,直接接触鼻腔黏膜时,可能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带入鼻腔。这些细菌在免疫力下降时可能造成严重感染。

3、血管丰富的危险

鼻腔内血管丰富且与颅内血管相通,形成危险的"危险三角区"。这个区域的感染可能通过血管扩散到颅内。

二、上了年纪必须警惕的4个鼻腔禁忌

1、频繁用力挖鼻孔

中老年人鼻腔黏膜变薄、血管脆性增加,挖鼻孔容易造成微小伤口。建议改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器清洁鼻腔。

2、随意拔鼻毛

鼻毛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过度修剪会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如果鼻毛过长影响美观,可以用圆头小剪刀适当修剪,切勿连根拔除。

3、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

很多通鼻喷雾含有血管收缩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性鼻炎,使鼻塞症状加重。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天。

4、忽视鼻腔干燥问题

干燥的鼻腔更容易出现微小裂口。可以使用医用凡士林或无添加的鼻腔保湿凝胶,保持鼻腔湿润。

三、科学护理鼻腔的3个方法

1、正确的清洁方式

建议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水温控制在37℃左右。冲洗时保持张口呼吸,避免呛水。

2、保持适度湿度

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最理想。可以使用加湿器,但要定期清洁避免滋生细菌。

3、增强免疫力

适量补充维生素A、C、E,这些营养素有助于维持鼻腔黏膜健康。保证充足睡眠也很重要。

四、需要警惕的异常症状

1、反复鼻出血

特别是单侧反复出血,可能提示鼻腔内存在病变,建议尽早就诊检查。

2、持续鼻塞

超过2周不缓解的鼻塞,可能由鼻息肉、鼻窦炎等引起,需要专业诊断。

3、异常分泌物

带有血丝或异味的鼻腔分泌物,可能是感染的信号,要及时就医。

4、面部疼痛或头痛

伴随鼻塞出现的面部胀痛或头痛,可能提示鼻窦炎,需要抗生素治疗。

鼻腔健康往往被忽视,但它确实是守护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中老年人,更要改变随意挖鼻孔的习惯,学会科学护理鼻腔。记住,当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举。从现在开始,给鼻子多一点关爱,让它继续为我们把好健康的第一道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