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通过中医调理可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推拿、艾灸、中药外敷等方式。
1、中药内服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与肾虚督寒、湿热瘀阻有关,常用独活寄生汤、补肾强督汤等方剂加减治疗。独活寄生汤含独活、桑寄生等成分,可祛风湿、补肝肾;补肾强督汤以熟地黄、杜仲为主,有助于温补肾阳。需由中医师辨证后调整药方,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
针灸通过刺激督脉、膀胱经穴位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常用穴位包括命门、腰阳关、肾俞等。电针或温针灸可增强镇痛效果,对晨僵、腰背痛有一定缓解作用。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每周进行2-3次,连续治疗1-3个月观察效果。
3、推拿
推拿手法以松解脊柱周围肌肉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为目标,常用滚法、按揉法等轻柔手法。针对骶髂关节疼痛可采用斜扳法,但需避免暴力操作。急性发作期应暂停推拿,防止炎症加重。
4、艾灸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督脉穴位温通经络,常用隔姜灸或悬灸法作用于大椎、至阳等穴位。每次灸治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畏寒、僵硬症状。皮肤破损或阴虚火旺者慎用,防止烫伤或加重内热。
5、中药外敷
将活血化瘀类中药如川芎、红花制成膏药贴敷于疼痛部位,或用药浴浸泡(如雷公藤、透骨草煎汤),可通过皮肤吸收减轻局部炎症。外用药需注意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应立即停用。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需长期坚持,建议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定期评估病情。日常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久坐久站,适度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饮食宜温补,可适量食用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忌生冷辛辣。若出现脊柱变形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