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撕裂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镇痛、药物止痛、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肩关节撕裂可能与外伤、退行性变、运动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肩部剧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等症状。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肩部活动,用三角巾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撕裂加重。保持肩关节中立位可减少关节囊牵拉,缓解肌肉痉挛。日常避免提重物及过度外展动作,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侧手臂。若伴随肌腱滑脱,需专业医师手法复位后制动。
2、冷敷镇痛
损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患处15-20分钟,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轻肿胀,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使用冰袋时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禁止热敷以免加重出血。慢性期可交替冷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但急性炎症期禁用热疗。
3、药物止痛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炎性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服用盐酸曲马多片,肌肉痉挛者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外用药可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贴敷,禁止自行注射封闭针剂。
4、物理治疗
急性期后采用超声波促进组织修复,超短波改善局部代谢。恢复期进行低频电刺激维持肌肉张力,配合关节松动术改善活动度。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重,但需避免自由泳等大幅度动作。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肩关节稳定性。
5、手术治疗
完全性肩袖撕裂或合并关节盂唇损伤时,需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或肌腱缝合术。术后需佩戴外展支具6周,逐步进行钟摆训练防止粘连。骨性结构异常者可能需截骨矫形,术后疼痛缓解率较高但存在再撕裂风险。
肩关节撕裂患者应保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康复期可进行爬墙训练、弹力带内旋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突然发力或过度后伸动作。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关节弹响需及时复查MRI,长期未愈可能引发冻结肩等继发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