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需注意定期眼科检查、避免强光直射、合理用药及术后护理。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的视力模糊疾病,需通过专业干预延缓进展。
1、定期眼科检查
确诊白内障应每6-12个月进行裂隙灯检查和视力测试,监测晶状体混浊程度。进展期患者需增加至每3-6个月复查,重点评估黄斑功能与眼压变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建议同步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排除视网膜病变对视力影响。
2、避免强光刺激
紫外线会加速晶状体蛋白氧化,外出应佩戴UV400防护墨镜。室内避免直视LED冷光源,阅读时采用柔和的暖光照明。强光环境下出现虹视现象需立即闭眼休息,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畏光症状。
3、规范药物使用
早期可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延缓进展,合并炎症时配合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禁止自行服用含激素眼药水,青光眼患者慎用散瞳药物。口服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软胶囊可能对部分代谢性白内障有辅助作用。
4、术后护理要点
人工晶体植入后1周内避免弯腰提重物,防止眼压骤升。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术后1个月禁止游泳和眼部化妆。突发眼痛、视力骤降需急诊排除人工晶体移位或眼内炎,术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白内障患者日常需保持血糖血压稳定,每日补充深色蔬菜和蓝莓等抗氧化食物。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用眼30分钟应远眺放松睫状肌。吸烟者需戒烟以减少自由基损伤,高度近视患者建议每年进行眼底检查。术后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佩戴防护眼罩避免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