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骨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握力下降以及鼻烟窝压痛。腕舟骨骨折多由外伤引起,如跌倒时手掌撑地或直接暴力撞击,患者可能伴随腕关节不稳定、骨擦感等症状。
1、局部疼痛
腕舟骨骨折后,患者会出现腕部桡侧持续性钝痛或锐痛,尤其在腕关节背伸或桡偏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向拇指近端放射,夜间或活动后症状加重。临床检查可通过按压舟骨结节诱发疼痛,需与腕关节扭伤鉴别。急性期建议使用冰敷缓解疼痛,并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镇痛。
2、肿胀
骨折后48小时内腕部桡侧会出现明显肿胀,皮肤可能呈现青紫色瘀斑。肿胀程度与骨折移位相关,严重者可波及整个腕关节。肿胀初期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后期配合热敷促进血肿吸收。若肿胀持续超过1周,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可遵医嘱使用七叶皂苷钠片改善微循环。
3、活动受限
患者常表现为腕关节背伸和桡偏活动度显著下降,握拳、拧毛巾等动作困难。由于舟骨参与腕关节力学传导,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可配合超声波治疗或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关节僵硬。
4、握力下降
因疼痛和力学结构破坏,患侧握力较健侧下降超过30%,持物时易出现突发性无力。长期握力减弱可能引发肌肉萎缩,需通过握力球训练恢复。合并正中神经压迫时,可能出现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5、鼻烟窝压痛
鼻烟窝位于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此处压痛是腕舟骨骨折的特征性表现。检查时需将腕关节尺偏,拇指外展位按压该区域。X线检查阴性但存在典型压痛时,建议行CT或MRI明确诊断。急性期可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后期更换为短臂石膏托。
腕舟骨骨折患者应避免患肢负重6-8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如牛奶、西蓝花等。康复期间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线变化,若出现延迟愈合可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日常活动建议佩戴腕关节支具保护,避免重复性腕部扭转动作,睡眠时保持腕关节中立位。若骨折超过3个月未愈合,需评估是否需行舟骨内固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