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可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确诊。胰腺癌可能与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黄疸、消瘦等症状。
1、肿瘤标志物检测
糖类抗原19-9是目前胰腺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胰腺癌风险,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等标志物也可辅助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的特点,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影像学检查
腹部增强CT能清晰显示胰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周围血管侵犯情况,是诊断胰腺癌的首选影像学方法。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评估胆管系统受累程度,超声内镜对早期小肿瘤的检出率较高。PET-CT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灶。
3、病理学检查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肿瘤类型及分化程度。病理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决定性意义。
4、内镜检查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胰管形态,同时能获取胰液进行细胞学检查。该检查对胰头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引发胰腺炎等并发症。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贫血等异常,肝功能检查能评估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判断出血风险。这些常规实验室检查虽不能直接诊断胰腺癌,但可为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筛查。日常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酗酒,控制体重,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合理搭配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刺激胰腺分泌。术后患者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但需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