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标准。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
1、临床表现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通常表现为胸痛、咳嗽、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胸痛多为单侧,随呼吸或咳嗽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可能发现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颤减弱等体征。这些症状虽非特异性,但结合其他检查有助于诊断。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见患侧肋膈角变钝或消失,胸腔积液征象。胸部CT能更清晰显示胸膜增厚、胸腔积液量及肺部病变情况。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积液量和定位穿刺点。影像学表现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实验室检查
胸腔积液检查是确诊的关键,积液多为渗出液,外观呈草黄色或血性。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对诊断有较高特异性。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提示结核感染。胸膜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或抗酸杆菌可确诊。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技术可提高病原学检出率。
确诊结核性胸膜炎需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应遵医嘱完成抗结核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治疗期间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疾病康复。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