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窝里有个小肉疙瘩可能是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或淋巴结肿大等引起的,可通过观察变化、局部热敷、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具体需结合疙瘩的质地、活动度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1、观察变化
若小肉疙瘩无痛感、质地柔软且长时间无变化,可能与脂肪瘤或良性增生有关。建议每日观察其大小、颜色及是否出现红肿热痛,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记录变化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性质,期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局部热敷
对于伴有轻微红肿的疙瘩,可用40℃左右温水浸湿毛巾热敷10-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适用于早期毛囊炎或轻度淋巴结炎。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擦干水分。
3、药物治疗
若疙瘩伴随感染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抗生素,或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化脓性感染需配合碘伏消毒,药物使用不超过1周。过敏体质者用药前需皮试。
4、穿刺引流
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形成脓肿时,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排脓,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此操作可迅速减轻胀痛,但需配合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预防复发。操作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
5、手术切除
对于直径超过1厘米、生长迅速或反复发炎的疙瘩,建议行门诊手术完整切除。脂肪瘤或纤维瘤通常采用局部麻醉下小切口摘除,术后7天拆线。病理检查可明确性质,瘢痕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使用刺激性止汗剂。腋窝部位出汗后及时清洁,肥胖者需控制体重降低皮肤褶皱处摩擦。若疙瘩短期内增大破溃、伴随发热或腋下淋巴结成串肿大,应立即就诊排查淋巴瘤或转移癌可能。术后患者需按医嘱换药,拆线前避免剧烈活动上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