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靶向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观察。胃间质瘤是起源于胃肠间叶组织的肿瘤,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危险度分级等因素综合决定。
1、手术切除
手术是局限性胃间质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对于直径超过2厘米或存在高危因素的肿瘤,通常建议完整切除。腹腔镜手术适用于位置表浅的肿瘤,开腹手术则更适合处理复杂病例。术后需对切缘进行病理评估,若存在镜下残留可能需补充治疗。手术并发症包括出血、吻合口瘘等,但发生率较低。
2、靶向药物治疗
伊马替尼是胃间质瘤的一线靶向药物,适用于无法手术或转移性病例。舒尼替尼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瑞戈非尼用于三线治疗。用药前需检测C-KIT基因突变状态以预测疗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肿、皮疹等。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增强CT评估效果,并根据耐受性调整剂量。靶向药物需持续使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3、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直径2厘米以下的无症状小肿瘤,可采取密切随访策略。每6-12个月进行胃镜和超声内镜检查,监测肿瘤生长情况。若发现肿瘤增大或出现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干预。随访期间需注意腹痛、黑便等预警症状,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出血风险。这种保守方式适合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
胃间质瘤患者术后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如鱼肉、蛋清等。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但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增强CT或PET-CT监测复发,长期服用靶向药物者需每月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