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性肾炎通常需进行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和肾活检等检查。紫癜性肾炎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1、尿常规
尿常规是诊断紫癜性肾炎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判断肾脏是否受损。若尿常规显示隐血阳性或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损伤。家长需注意留取晨起中段尿以提高检测准确性,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取样。
2、血常规
血常规可评估全身炎症反应及贫血情况。紫癜性肾炎患儿可能出现血小板计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异常,反映过敏或感染诱发的免疫反应。若血红蛋白下降,需警惕长期血尿导致的贫血。检查前无须空腹,但应避开急性感染期。
3、肾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滤过功能。肾功能异常多见于病情较重者,表现为肌酐清除率下降或电解质紊乱。检查需空腹采血,家长应提前8小时停止患儿进食,可少量饮水。若结果异常可能需要重复检测以监测病情进展。
4、肾脏超声
肾脏超声能直观显示肾脏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排除先天性畸形或梗阻性病变。紫癜性肾炎急性期可见肾脏体积增大,皮质回声增强。检查无创无辐射,适合儿童重复进行,但需保持膀胱适度充盈以提高图像清晰度。
5、肾活检
肾活检是确诊病理类型的金标准,通过穿刺获取肾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检查。适用于持续蛋白尿或肾功能恶化患儿,可明确IgA沉积等特征性表现。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卧床24小时监测血尿。家长需配合医生做好患儿心理疏导。
确诊紫癜性肾炎后,家长应定期带患儿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监测病情变化。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限制高盐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但需控制每日总量。注意观察皮肤紫癜是否复发,预防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禁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