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何预防

发布于 2025/07/13 14:15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可通过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环境消毒、提高免疫力、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

1、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关键措施,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接触眼周或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揉搓眼睛,减少病毒通过手眼接触传播的概率。个人用品如毛巾、枕头应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避免接触传染源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间应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眼镜、化妆工具等可能携带病毒,健康人群不应共用。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可能通过水体传播病毒,发病期间应暂停使用。

3、加强环境消毒

患者接触过的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需用含氯消毒剂每日擦拭。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应用60℃以上热水浸泡洗涤。医疗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增加公共区域消毒频次,教室、诊室保持通风换气。

4、提高免疫力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可维护眼表健康。适度运动可改善免疫功能,但急性期应减少剧烈运动。慢性病患者应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免疫力下降诱发感染。

5、及时就医

出现眼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确诊后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患者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避免传染他人。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时应佩戴防护镜,严格执行手卫生。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需建立多重防护屏障,除上述措施外,流行季节可佩戴防护眼镜减少飞沫接触。患者康复后应更换眼部化妆品及护理用品,防止病毒残留。集体单位发现病例应及时报告疾控部门,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终末消毒。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疲劳,可降低眼部感染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