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石可通过多喝水、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式排出。小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1、多喝水
多喝水有助于增加尿量,促进小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可分多次少量饮用。适当增加饮水量可降低尿液浓度,减少结石形成的概率。建议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若结石体积较小且位置合适,单纯通过多喝水可能达到排石效果。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中成药。这些药物具有利尿排石、缓解痉挛的作用,可帮助小结石顺利通过输尿管。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α受体阻滞剂,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结石排出情况。
3、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颗粒。碎石后配合多喝水和适当运动,有助于碎石随尿液排出。该治疗方式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需要重复进行。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腰痛等暂时性不适,通常1-2天内可自行缓解。对于位置特殊或质地坚硬的结石,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式。
小结石患者日常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菠菜、动物内脏等。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的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新形成的结石。若出现持续剧烈腰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