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常见病因是什么呢

发布于 2025/07/13 14:39

白内障的常见病因主要有年龄增长、紫外线辐射、糖尿病、眼部外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混浊的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力模糊,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眩光、复视等症状。

1、年龄增长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类型,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上升。晶状体纤维随年龄增长逐渐脱水硬化,蛋白质氧化变性形成不可溶性聚集物,导致透光性下降。早期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延缓进展,如避免长时间强光照射、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摄入。

2、紫外线辐射

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特别是UVB波段会加速晶状体蛋白交联。高原地区、户外工作者发病率较高,紫外线可诱发活性氧自由基损伤晶状体上皮细胞。建议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夏季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户外活动。

3、糖尿病

糖尿病性白内障与血糖升高导致山梨醇代谢途径激活有关,晶状体内渗透压改变引发纤维水肿。患者通常较同龄人早发10-15年,且进展较快。控制血糖水平是关键,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4、眼部外伤

钝挫伤或穿透伤可直接破坏晶状体囊膜,使房水进入晶状体导致纤维肿胀混浊。外伤后可能立即出现或延迟数年发生,常伴有虹膜粘连、青光眼等并发症。从事高风险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眼镜,伤后需监测眼压变化。

5、药物因素

长期全身或局部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会干扰晶状体上皮细胞代谢,典型表现为后囊下混浊。每日剂量超过10mg且持续1年以上时风险显著增加。必须长期用药者应每半年进行裂隙灯检查,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预防白内障需注意日常眼部防护,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视力检查。出现视物模糊、颜色辨识度下降时应及时就诊,早期可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恢复视力。术后避免揉眼、剧烈运动,按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伤口愈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