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异常增多或减少等症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病变、凝血功能障碍、卵巢功能异常、精神因素等原因有关。
1、月经周期紊乱
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甚至数月不来月经。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表现为无排卵性出血。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配合超声监测卵泡发育。
2、经期延长
出血持续时间超过7天,严重者持续2-3周。常见于黄体功能不足或子宫内膜修复障碍。可表现为点滴出血与大量出血交替出现,需警惕贫血。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氨甲环酸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止血药物。
3、经量异常增多
单次月经失血量超过80毫升,每小时需更换卫生巾。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相关。伴随血块增多时,可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配合缩宫素注射液治疗,必要时需行诊刮术。
4、经间期出血
两次正常月经之间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少呈褐色。常见于排卵期出血或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伴有下腹坠胀感。可通过炔诺酮片调节激素水平,宫腔镜检查明确病因。
5、贫血相关症状
长期失血导致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贫血表现。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同时治疗原发病。严重贫血需输注浓缩红细胞。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记录月经日记帮助医生判断出血模式。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红肉、动物肝脏及深绿色蔬菜,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10天以上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