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腹膜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等方式进行保守治疗。胆汁性腹膜炎通常由胆道系统穿孔、腹部外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剧烈腹痛、发热等症状。
1、禁食胃肠减压
禁食胃肠减压是胆汁性腹膜炎的基础治疗措施,通过减少胃肠道内容物刺激腹膜,帮助缓解腹痛症状。胃肠减压可采用鼻胃管持续吸引,减轻腹腔内压力。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钾血症等并发症。该措施适用于胆汁漏出量较少、无严重感染的患者。配合静脉营养支持可维持机体能量需求。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可控制胆汁性腹膜炎继发的腹腔感染,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用药需覆盖肠道菌群和厌氧菌,疗程通常持续7-14天。严重感染时可联合使用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降钙素原,评估感染控制情况。抗生素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
胆汁性腹膜炎患者保守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腹膜刺激。饮食恢复应从清流质逐渐过渡到低脂饮食,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不超过40克。可适量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腹腔积液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腹痛加重等表现,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2-3天无改善者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