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症主要表现为体重超过同龄同性别儿童标准体重的20%以上,常伴随皮下脂肪堆积、活动耐力下降、皮肤皱褶处色素沉着等症状。主要有体重异常增加、食欲亢进、运动能力减弱、心理行为异常、代谢综合征倾向等表现。
1、体重异常增加
小儿肥胖症最显著的特征是体重增长过快,超过正常生长发育曲线。患儿体重常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体重的20%,严重者可超过50%。体重指数(BMI)超过同龄儿童第95百分位,脂肪主要堆积在面部、颈部、腹部及四肢近端。部分患儿可能伴随生长加速,但骨龄与实际年龄基本相符。
2、食欲亢进
患儿常表现为持续性的食欲旺盛,对高热量食物有强烈偏好,进食速度快且食量明显大于同龄儿童。可能与下丘脑食欲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儿存在夜间进食或暴饮暴食行为。长期过量摄入可导致胃容量适应性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3、运动能力减弱
由于体重负荷增加,患儿常出现活动后气促、易疲劳等症状。运动耐力明显下降,不愿参与跑步、跳跃等需要较大体能的活动。部分严重肥胖儿童可能出现平足、膝外翻等骨骼肌肉系统异常,进一步限制运动能力。长期缺乏运动又会加重脂肪堆积。
4、心理行为异常
约40%的肥胖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焦虑、社交回避等情绪障碍。学龄期儿童可能因体型问题遭受同伴嘲笑,产生厌学情绪。部分患儿通过过度进食缓解压力,形成情绪性进食的恶性循环。青春期患儿可能出现体象障碍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5、代谢综合征倾向
部分重度肥胖患儿可能出现糖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表现为餐后嗜睡、黑棘皮病(颈部、腋窝皮肤色素沉着)、多饮多尿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异常等改变。这些症状提示患儿已出现代谢综合征的早期表现,需及时干预。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变化,建立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保证每日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避免使用食物作为奖励或安慰手段,关注儿童心理状态。若发现体重增长过快或出现黑棘皮病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对于已出现代谢异常的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管理和必要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