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损伤后能否活动需根据损伤程度判断,轻微损伤可能保留部分活动能力,严重损伤可能导致瘫痪。脊椎损伤可能影响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自主神经功能等。
脊椎损伤后运动功能受损程度与损伤部位和严重性相关。颈椎损伤可能导致四肢瘫痪,胸椎损伤常引起下肢瘫痪,腰椎损伤多影响下肢和盆腔器官功能。不完全性损伤患者可能保留部分运动能力,完全性损伤通常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丧失。损伤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最大限度保留现有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脊椎损伤除运动功能障碍外,还可能伴随多种并发症。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触觉等感觉减退或消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血压调节异常、体温调节障碍、排汗异常等。长期卧床可能引发压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等继发问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脊椎损伤患者需在专业康复团队指导下进行系统性康复治疗。康复内容包括运动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辅助器具使用训练等。同时需要关注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预防并发症,定期进行健康评估,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建议患者及家属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