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患者需遵循固定制动、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及早期康复干预等原则。多发性骨折可能由高能量创伤、骨质疏松或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常伴随剧烈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1.固定制动
使用夹板、支具或牵引装置对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固定,避免二次损伤。开放性骨折需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关节脱位需在麻醉下尽早复位。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上下相邻关节,脊柱损伤患者须保持轴线翻身。
2.生命支持
优先处理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合并伤,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监测意识、呼吸和循环指标,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胸腔闭式引流。合并颅脑损伤需控制颅内压,维持血压稳定。
3.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曲马多注射液等镇痛药物。抬高患肢配合冰敷可减轻肿胀,神经阻滞麻醉适用于严重疼痛。避免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活动性出血患者。
4.并发症预防
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疮,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开放性损伤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早期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可选用肠内营养粉剂,维持血清白蛋白水平。
5.康复介入
骨折稳定后开始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关节活动度练习。物理治疗采用超声波或低频脉冲电刺激,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碳酸钙D3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适应功能障碍,使用助行器辅助活动。
患者卧床期间需每2小时轴向翻身,饮食应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D摄入,康复期避免患肢负重过早。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可能需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出现发热、患肢麻木或疼痛加剧时需立即复诊,长期卧床者建议使用气压治疗仪预防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