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出现瘙痒不一定说明肾病已经很严重,但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提示信号之一。皮肤瘙痒与肾病的关联主要有尿毒症毒素蓄积、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皮肤干燥、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肾功能及相关指标。
肾功能轻度受损时,体内代谢废物排泄减少可能导致皮肤轻微瘙痒,此时通过控制蛋白质摄入、增加水分补充、使用润肤剂等措施可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因钙磷代谢异常出现皮肤刺痒感,需通过低磷饮食和磷结合剂改善。皮肤干燥是慢性肾病患者的常见问题,尤其冬季更为明显,建议使用无刺激保湿产品并避免过度清洁。
当肾病进展至尿毒症期,体内中分子毒素堆积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顽固性全身瘙痒,多伴有皮肤色素沉着和抓痕。此时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可部分清除毒素,但严重者需考虑肾移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的瘙痒通常伴随骨痛和血管钙化,需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调整活性维生素D用量。部分肾病治疗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搔抓导致感染。控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碳酸饮料的摄入,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若瘙痒持续加重或出现水肿、乏力等伴随症状,须立即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皮肤瘙痒作为非特异性症状,还需排除肝胆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其他系统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