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孩子一般可以吃母乳,但存在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三种情况时不宜喝母乳。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类型,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有关。这类黄疸通常在出生后一周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但程度较轻。孩子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长正常。暂停母乳喂养后黄疸会明显减轻,恢复哺乳后可能再次出现。胆道闭锁属于严重肝胆疾病,孩子除黄疸外还会出现陶土色大便和深黄色尿液。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单纯停止母乳喂养无法改善症状。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患儿无法正常代谢母乳中的乳糖,哺乳会导致黄疸加重并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
对于适宜继续哺乳的黄疸婴儿,母亲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和均衡营养。哺乳频率可适当增加,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和体重变化。黄疸期间可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光,但避免阳光直射。若发现孩子黄疸持续加深、精神萎靡或拒奶,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黄疸类型和程度给予光疗、药物等针对性治疗,家长切勿自行使用退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