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脊髓型颈椎病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卧床休息、佩戴颈托、使用甲钴胺片、颈椎牵引、椎管减压术等。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2周,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保持颈椎中立位。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扭转颈部,必要时使用颈围限制活动。该措施能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水肿。
2、佩戴颈托
选择医用颈托固定颈椎,每日佩戴4-6小时,持续2-4周。颈托通过限制颈椎异常活动,减少椎体间不稳定造成的脊髓刺激。需注意避免长期依赖,佩戴期间配合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
3、使用甲钴胺片
甲钴胺片作为神经营养药物,可改善脊髓神经细胞的代谢功能。该药适用于存在肢体麻木、肌力下降的患者,通常需连续服用1-3个月。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须遵医嘱调整剂量。
4、颈椎牵引
采用坐位或卧位牵引,重量从3-5公斤开始,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牵引能扩大椎间隙容积,减轻椎间盘对脊髓的压迫。严重骨质疏松或椎管狭窄者禁用,操作需由专业康复师指导。
5、椎管减压术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进行性肌力下降的患者,可选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或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能直接解除脊髓压迫,术后需佩戴颈托8-12周,并逐步进行康复训练。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每1-2小时活动颈部,做缓慢的仰头、侧屈动作。睡眠时选择高度8-10厘米的枕头,保持颈椎生理曲度。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进行游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若出现行走不稳、持物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复查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