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的症状主要有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曲张。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血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可能由长期卧床、手术创伤、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
1、患肢肿胀
患肢肿胀是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患肢导致组织液渗出。肿胀通常从足踝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可能伴随紧绷感。血栓位置越高肿胀范围越大,如髂静脉血栓可导致整个下肢肿胀。急性期肿胀进展快,按压可能出现凹陷。患者需抬高患肢促进回流,医生可能开具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
2、疼痛
静脉血栓引起的疼痛多为胀痛或钝痛,活动时加重。深静脉血栓疼痛常沿静脉走行分布,可能伴有压痛。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会出现Homans征阳性。疼痛与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扩张有关。急性期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但需在抗凝治疗基础上进行。
3、皮肤温度升高
血栓部位皮肤温度升高是由于静脉淤血导致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和炎症反应。触诊可发现患肢皮温比对侧高,可能伴发红。温度变化在血栓形成后出现,随病情发展逐渐明显。需避免热敷加重水肿,医生可能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循环。
4、浅静脉曲张
浅静脉曲张是静脉血栓的继发表现,因深静脉回流受阻后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可见皮下静脉迂曲凸起,以大腿内侧和小腿后侧多见。长期血栓可能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曲张静脉可能伴有瘙痒或色素沉着,严重时需静脉曲张微创手术。
静脉血栓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高盐摄入,多饮水稀释血液。急性期绝对卧床时需进行踝泵运动,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量。出现呼吸困难、胸痛需警惕肺栓塞,应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遵医嘱使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