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14 05:16

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典型表现包括突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脱水等,粪便常规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升高,严重时需结合电解质检查评估脱水程度。

急性胃肠炎的诊断首先需确认消化道症状特征。患者通常在进食不洁食物后数小时内出现中上腹绞痛或脐周阵发性疼痛,伴随多次水样便或稀便,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部分病例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婴幼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体格检查可发现腹部轻压痛、肠鸣音活跃,严重脱水时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粪便常规检查是重要依据,细菌性感染时可见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原体。血液检查中,细菌感染常伴随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重病例需通过血清电解质评估钠钾氯水平。对于持续48小时以上的症状、血便、高热或意识障碍患者,需排除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

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变质食物,处理食材前充分洗手。症状轻微时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选择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出现持续呕吐、便血、少尿或无尿、意识模糊等情况须立即就医。恢复期2-3天内保持清淡饮食,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避免乳制品及高脂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定期消毒餐具厨具,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婴幼儿奶瓶需高温灭菌。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夏季慎食凉拌菜及隔夜海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