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十五周胎停的概率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胎停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母体感染、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或子宫结构异常有关,需结合超声检查和激素水平监测综合评估。
孕十二周后胎儿发育进入相对稳定期,胎盘功能逐步完善,此时胎停育发生率较孕早期明显下降。母体基础疾病控制良好、无不良孕产史、定期规范产检的孕妇,胎停风险可进一步降低。超声显示胎儿大小符合孕周、胎心规律、胎盘位置及血流正常,均属于胎儿状态良好的表现。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未控制的糖尿病,这些因素可能增加胎盘供血不足或代谢紊乱的风险。高龄孕妇因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非整倍体概率上升,需加强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筛查及无创DNA检测。
既往有复发性流产史、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孕十五周后仍可能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或胎死宫内。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宫腔粘连等结构问题,可能限制胎儿中晚孕期发育空间。TORCH综合征病毒急性感染或某些特殊细菌感染,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器官损伤。接触大剂量辐射、重金属或部分致畸药物,也可能诱发迟发性胎儿发育停滞。当出现阴道流血、腹痛或胎动减少时,需立即就医排除胎盘早剥或宫颈机能不全。
建议孕妇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优质蛋白和叶酸摄入,避免吸烟饮酒及接触有毒物质。按时完成产前筛查项目,包括中期唐氏筛查和胎儿系统超声。出现异常宫缩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诊,必要时进行宫颈长度测量。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或阿司匹林改善胎盘循环,但须严格监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