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桡尺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固定、定期复查、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合理用药等。
1、保持固定
骨折复位后需要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避免过早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固定期间应保持患肢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避免用患肢提重物或支撑身体重量,防止固定松动或断裂。如固定装置出现松动、破损或明显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
2、定期复查
复位后1周内需复查X线片确认骨折对位情况,之后每2-4周复查一次直至愈合。复查内容包括骨折愈合进度、固定装置状态及关节活动度评估。若发现骨折移位、延迟愈合等异常情况,医生可能需调整治疗方案。
3、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屈伸、肩关节活动等非负重锻炼,防止关节僵硬。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腕关节主动活动,如握拳、腕屈伸等,配合热敷缓解僵硬。康复后期可加入轻阻力训练,但需避免剧烈运动直至骨痂完全形成。
4、预防并发症
长期固定可能引发压疮,需每日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坐位时用软垫支撑肘部。注意观察手指颜色、温度及感觉变化,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均衡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降低骨质疏松风险。
5、合理用药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存在感染风险者可能需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抗骨松治疗。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老年患者骨折愈合较慢,日常需加强防跌倒措施,如保持地面干燥、安装扶手、穿防滑鞋等。饮食上增加牛奶、鱼类、深色蔬菜等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戒烟限酒。康复期间建议家属陪同活动,避免二次受伤。若出现持续疼痛、肿胀加剧或活动障碍,应立即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