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囊肿和痔疮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肛门囊肿通常由肛腺感染引起,表现为肛周红肿热痛;痔疮则是直肠静脉丛曲张,常见便血、脱垂等症状。可通过观察症状特点、触诊肿块性质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区分。
1、发病原因
肛门囊肿多因肛腺阻塞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痔疮主要与长期腹压增高有关,如便秘、妊娠或久坐,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形成静脉团。遗传因素在痔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肛门囊肿更多与局部卫生状况相关。
2、症状表现
肛门囊肿急性期会出现肛周跳痛、皮肤发红发热,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脓液形成后可触及波动感肿块。痔疮以内痔为例,典型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色鲜红附于粪便表面,外痔则可能引起肛门异物感或瘙痒,严重时出现痔核脱出。
3、检查方法
肛门指检时囊肿呈局限性隆起伴明显压痛,痔疮可触及柔软静脉团。肛周超声能清晰显示囊肿的液性暗区,而痔疮可通过肛门镜观察到齿状线附近迂曲扩张的静脉丛。对于复杂病例,MRI可鉴别深部脓肿与血栓性痔。
日常预防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秘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蹲。出现肛周持续疼痛或反复便血时,应及时至肛肠外科就诊,肛门囊肿可能需切开引流,痔疮可根据程度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切除。两类疾病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