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有哪些危害 长期腹泻的4个危害不得不知

发布于 2025/07/14 06:51

长期腹泻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和继发感染。腹泻持续超过4周称为慢性腹泻,可能与肠道炎症、吸收不良、内分泌疾病或肿瘤等因素有关。

1、脱水

腹泻导致大量水分通过粪便丢失,可能引起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或低血容量性休克。婴幼儿及老年人因代偿能力较弱更易发生危险,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纠正。

2、电解质紊乱

频繁腹泻会造成钠、钾、氯等电解质流失,引发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甚至肠麻痹。低钾血症可能导致乏力、腹胀,严重时可影响心肌收缩功能。监测血电解质水平并及时补充是关键干预措施。

3、营养不良

长期腹泻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脂肪泻患者可能出现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表现为夜盲症或出血倾向。建议采用低脂易消化饮食,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制剂。

4、继发感染

持续腹泻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增加病原体入侵风险。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败血症等全身感染。部分患者会继发艰难梭菌感染,表现为水样便伴发热。需通过粪便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慢性腹泻患者应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避免摄入乳制品、高纤维食物等可能加重症状的饮食。建议选择米汤、馒头等低渣食物,分次少量补充水分。若伴随体重持续下降、血便或夜间腹泻,需尽快进行肠镜和血液检查。日常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但须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