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7周属于足月妊娠阶段,孕妇可能出现胎动减少、腹部下坠感增强、假性宫缩频繁等变化,同时伴随尿频加重、分泌物增多等生理表现。这些变化主要由胎儿入盆、激素水平波动及子宫增大压迫引起,属于分娩前的正常适应性反应。
1、胎动模式改变
胎儿活动空间受限导致胎动幅度减小,但次数仍应保持每天10次以上。建议孕妇每日固定时间侧卧计数胎动,若2小时内不足6次或胎动剧烈后突然停止,需警惕胎儿缺氧可能。此时可通过胎心监护仪监测或就医进行生物物理评分。
2、骨盆压迫症状
胎儿头部入盆后压迫膀胱和直肠,引发尿频、肛门坠胀感。部分孕妇出现行走时耻骨联合疼痛,可使用托腹带缓解压力。夜间睡眠时建议采用左侧卧位,在两膝间放置孕妇枕改善血液循环。
3、假性宫缩频繁
布拉克斯顿·希克斯宫缩表现为不规则下腹发紧,持续时间短于30秒且强度不递增。与真宫缩的区别在于变换体位后可缓解。若每小时超过4次或伴随见红、破水,可能为临产征兆,需携带待产包及时就诊。
4、宫颈黏液变化
孕激素下降导致宫颈黏液栓脱落,表现为阴道排出粉红色或褐色分泌物。这是宫颈软化的正常过程,但若出现鲜红色出血或水样液体持续渗出,需排除胎盘早剥或胎膜早破等病理情况。
5、体重增长减缓
此阶段孕妇体重可能停止增加或轻微下降,与羊水减少、胎儿生长速度减缓有关。每周体重波动范围应在0.5公斤以内,突然增加超过1公斤伴下肢水肿需排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建议孕妇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或散步,有助于促进分娩进程。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钙剂和铁剂。准备好待产证件及物品,出现规律宫缩每5分钟一次、破水或剧烈腹痛时立即就医。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变化,避免盆浴及性生活以防感染。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拉玛泽呼吸法练习缓解产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