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呼吸困难、水肿等典型表现,以及B型利钠肽水平升高、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降低等客观指标。
临床诊断通常从患者主诉开始,如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典型心衰症状,需高度怀疑充血性心力衰竭。体格检查可发现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体征。实验室检查中B型利钠肽或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升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数值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心脏超声是确诊的关键检查,可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大小及心脏结构异常。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淤血、心影增大等表现。部分患者需进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明确病因。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系统常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为I至IV级,级别越高提示心功能越差。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加重水钠潴留。保持适度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定期监测体重,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病情加重。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剂量。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复查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