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不是同一个病,两者由不同病毒引起且症状存在差异。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表现为咽部疱疹和溃疡;手足口病则由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病毒A16型导致,以手、足、口腔疱疹为特征。
咽峡炎患者以突发高热、咽痛为主要表现,口腔后部可见灰白色疱疹或溃疡,疱疹多集中在咽峡部,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头痛或食欲减退。手足口病患儿除口腔疱疹外,手足臀部会出现红色斑丘疹或水疱,部分病例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重症病例会引发脑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
两种疾病均通过密切接触或飞沫传播,但手足口病传染性更强且易在托幼机构暴发。咽峡炎通常病程较短且症状较轻,而手足口病可能出现病情快速进展的情况,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需警惕神经系统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中,咽峡炎可通过咽拭子检测柯萨奇病毒抗原,手足口病则需通过粪便或疱疹液进行肠道病毒分型鉴定。
日常需注意儿童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患病期间宜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疼痛。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