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面瘫主要表现为单侧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及口角歪斜。面瘫通常由病毒感染、外伤、脑血管病变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理疗等方式改善。
1、额纹变浅
患侧额头皱纹减少或消失是早期特征,因面神经支配的额肌收缩力减弱所致。常见于贝尔面瘫患者,可能伴随耳后疼痛。急性期建议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消除神经水肿,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后期可采用针灸刺激额肌运动。
2、眼睑闭合不全
患侧眼睛闭合困难易导致结膜干燥,眨眼频率降低会使角膜暴露受损。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多见,需使用人工泪液预防角膜炎,睡眠时可用眼罩保护。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控制病毒感染。
3、鼻唇沟变浅
患侧鼻翼至嘴角的皮肤皱褶平坦化,微笑时两侧不对称更明显。脑血管意外导致的中枢性面瘫常见该症状,需排查脑梗死或出血。可进行面部肌肉按摩配合维生素B1注射液治疗,中枢性病变需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4、口角歪斜
静止时患侧口角下垂,鼓腮或吹口哨时漏气,饮水易从患侧流出。外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该症状,需避免进食过硬食物。急性期可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神经修复。
面瘫患者需避免冷风直吹面部,用温水洗脸促进血液循环。饮食选择软烂易咀嚼的食物,分次少量进食防止呛咳。每日对着镜子练习抬眉、闭眼、鼓腮等表情动作,每次5-10分钟。若3个月内未恢复需复查肌电图,排除神经永久性损伤。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听觉过敏或味觉减退等伴随症状,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