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手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黑便或少量出血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手术创伤、麻醉反应或术后饮食调整有关。
胃息肉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症状为轻微腹痛和腹胀,多因内镜操作过程中气体注入或黏膜损伤导致,一般1-3天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短暂恶心呕吐,这与麻醉药物代谢、胃部刺激有关,术后禁食期间更易发生。术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黑便或呕出少量咖啡样物,这是黏膜创面渗血混合胃液的表现,出血量通常少于5毫升。少数患者会感到咽喉不适,源于内镜通过时的机械摩擦。
术后3-7天可能出现上腹隐痛或灼热感,尤其在进食后加重,这与创面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相关。个别患者会出现低热现象,体温多维持在37.5-38℃之间,系机体对创伤的正常应激反应。若出现鲜红色呕血、剧烈腹痛或持续高热,则需警惕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
建议术后24小时内严格禁食,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避免辛辣刺激、过热食物及粗纤维食品2周,减少胃黏膜摩擦。术后1个月内禁止饮酒、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出现持续呕吐、呕血、剧烈腹痛或发热超过38.5℃,应立即返院复查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