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马蜂蜇后通常可以自行消肿,但需根据蜇伤程度和个体反应判断。马蜂蜇伤可通过冷敷、药物涂抹、局部清洁等方法缓解肿胀。
马蜂蜇伤后局部组织会因蜂毒中的组胺、激肽等物质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红肿热痛。若蜇伤部位未出现大面积肿胀、呼吸困难或全身过敏反应,多数情况下肿胀可在数小时至3天内逐渐消退。冷敷是首要措施,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患处10-15分钟,每2小时重复一次,能收缩血管减缓毒素扩散。局部可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中和酸性蜂毒并减少感染风险。外涂炉甘石洗剂或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缓解瘙痒,口服氯雷他定片能抑制过敏反应。
若蜇伤后出现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或肿胀持续超过3天伴化脓,需立即就医。蜂毒过敏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紧急注射肾上腺素。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更易出现严重反应,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呕吐等症状。野外活动时避免穿鲜艳衣物,远离蜂巢区域可有效预防蜇伤。
被马蜂蜇伤后应避免抓挠患处,防止继发感染。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多饮水促进毒素代谢。肿胀未消退前限制患肢活动,抬高肢体位置有助于减轻水肿。若既往有蜂毒过敏史,户外活动建议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并告知同行人员急救措施。